- 数控设备数控机床设备选型及其应用指非凡体育南_机床的应用领域
- 中大力德(数控设备002896SZ):公司核心部件产品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非凡体育智能物流、新能源设备等领域
- 华锐精密获13家机构调研:公司一贯秉承“集中优势、单品突破”的研发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数控设备进高端人才和先进设备始终聚焦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核心技术和工艺的研非凡体育发创新(附调研问答)
- 非凡体育数数控设备控机械设备行业分析 2022数控机械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联系人: 张生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www.wingchun1992.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机床的“大脑”市场空间广阔数控系统:国之大任披荆斩棘
bsport体育appbsport体育app数控系统为机床最核心部件,由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系统构成。由于数控系统的标准品属性规模化效应较强,同时技术难度高,大部分机床厂以外采为主。
根据我们测算,21年国内数控系统市场空间216亿元,潜在进口替代空间13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考虑目前国产高端机床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同时在“自主可控”相关政策催化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同时我们预计23年数控系统行业景气度也有望持续回暖,国产数控系统需求有望实现高增长。
数控系统为数字控制系统(Numerical Control)简称。数控系统作为机床“大脑”直接影响机床精度、动态特性等核心参数,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测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含了数控装置、伺服装置、伺服电机、光栅尺、编码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
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简称数控机床,准确地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工艺流程实现加工动作的金属切削机床。
数控机床相比普通机床区别主要在控制上,数控机床采用数字信号,普通机床一般采用模拟量控制,数控机床采用数字信号进行控制,因此需要有数字信号的发出装置(即数控装置);既然有数字信号发出装置,就必须有数字信号的接收装置,因此有了伺服放大器及伺服电动机(称为伺服系统);为了检测数控机床指令位置和实际位置的一致性,一般数控机床都装有反馈装置。
数控机床跟随数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代两阶段。从硬线控制系统(NC)到计算机数控系统(CNC)。
数控系统按照控制系统运行方式,分为开环、半闭环、全闭环控制数控系统,闭环的数控机床精度更高、速度更快、驱动功率更大,但对于机床结构和传动要求更高,更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数控系统控制几个坐标按照需要的函数关系同时协调运动称为坐标联动,按照联动轴数分为二轴联动、二轴半联动、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等。
以三轴联动机床为例,其包含了X/Y/Z三个直角坐标系轴,故刀轴方向固定,机床的运动控制只能沿着X/Y/Z三个线性轴进行控制。
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五轴旋转刀具中心(以下简称RTCP)功能,主要指当有旋转轴运动时(一个或两个旋转轴),通过三个直线轴的实时同步补偿运动,使刀具或工件的某一特定点在空间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动,即刀具或工件绕这一特定点作旋转运动,可以直接在工件坐标系下规划刀尖轨迹,机床轴控制由算法完成,编制程序时,只需要考虑工件的坐标,不需要考虑五轴机床运动链结构,简化了CAM编程,提高加工精度。
五轴加工通过更高加工效率、更小占地面积与能耗带来经济性,对三轴加工具有一定替代性。根据全球机床龙头德马吉森精机披露数据,其使用10台五轴机床替换50台立式五面加工机床,带来了更高加工量、更小占地面积,并且节约能耗42%。
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和机床技术壁垒最高,对应的毛利率也处于领先水平。以主要销售五轴联动数控系统与机床的科德数控为例,其21年五轴联动机床、数控系统毛利率分别高达43.62%、49.81%。
数控装置(简称CNC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主要由CPU、存储器、数字伺服控制卡、主板(包括I/O LINK、数字主轴、模拟主轴、通信接口、MDI接口等)、显示控制卡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等组成。
伺服驱动系统由控制单元、测量反馈单元和驱动执行单元组成,来自数控装置的位置控制移动指令转变成机床工作部件的运动,使工作台按规定轨迹移动或精确定位,从而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
根据华中数控招股说明书数据,数控系统制造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占比较低,原材料成本在90%以上。
原材料以液晶屏、主板、功率模块、伺服电机为主,大部分属于电子类产品,采购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比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更具有标准品属性,一般由数控系统厂商提供基本模块清单和价目表,由下游客户根据机床功能、实际应用要求进行组合,同一名称的数控系统会根据客户选择配置不同有较大价格差异,但整体来看依旧具有较强标准品属性。
数控系统厂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的数控系统,提供各种标准型的功能模块,为全世界的主机厂批量配套。
主机厂独立开发数控系统,并与其自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通常这些企业创立之初以数控系统研发起步,后来形成数控系统+机床的布局,哈斯通过一体化的模式实现了机床销量走向全球前列。国内科德数控也采用这种模式,从数控系统起步逐步实现了五轴机床的一体化布局。
主机厂在数控系统厂提供的开发平台上,研发自主品牌的数控系统,并与其所生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以如马扎克、森精机等公司为例,在三菱、发那科提供的数控系统平台上,共同研发形成马扎克、森精机的数控系统品牌。
整体来看,数控系统由于其相对标准化、投入回报周期长等特性,国内外机床厂大部分以外购为主。
按照数控系统占机床成本20%,机床毛利率30%,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45计算,2021年中国数控系统市场空间约为215.77亿元人民币。
考虑国产数控系统主要配套国产机床,假设国内数控系统市场空间中低档、中档、高档占比分别为20%、60%、20%,按照对应档次机床国产化率进行测算,假设21年低档、中档、高档机床国产化率分别为88%、72.5%、12%,对应21年国产数控系统潜在进口替代空间约为137亿元。
德、日企业统治全球高端市场,中国机床出口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机床国产化率较低。机床行业完全竞争,德国、日本、美国为主要机床大国,海外品牌在技术、规模、品牌影响力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从出口体量上来看,德、日占据全球约45%市场。国内机床高端市场主要由海外企业垄断,截至2018年中国高端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
目前机床产业供应链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伴随“自主可控”相关政策催化,机床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带动国产数控系统需求提升。
从机床产业景气度看,日本出口中国机床订单增速从22年8月见底回升,23年机床景气度有望持续回暖。
2021年日本出口中国机床订单大幅增长77%至3580.4亿日元(按照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10.3亿元人民币)。
月度数据来看,订单从今年1月份开始走弱,从8月份开始出现趋势性反弹,8月到11月已经实现连续4个月正增长,考虑当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逐渐减弱,我们认为23年机床景气度有望持续回暖。
海外发那科、西门子等企业起步早发展成熟,在技术、客户认可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据了国内3/4市场。
国内企业起步晚技术成熟度上落后海外龙头,但由于数控系统作为战略性物资的特殊性,同时西方国家和日本对中国实行出口限制和监督使用政策,国家推出“04专项”等政策加速国内企业成长,涌现了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等国内领先企业,华中数控高档系统对标日、德产品1900余项功能匹配度超过98%,科德数控在功能上达到西门子840D的95.85%,依托高性价比,华中数控国内市占率从18年1.31%提升至21年3.89%,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未来政策支持有望加码,加速国产替代推进。
海外数控系统市场参与者以发那科、西门子、海德汉、三菱为主,西门子840D、发那科30i、海德汉TNC640为目前高端数控系统代表。
发那科1978年研制成功采用直流伺服电机的数控系统5,后续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产品系列完善,涵盖适用于从普通数控机床到复杂构造的复合加工机床及产业机械的产品类别,主要产品包括16i/18i/21i/30i系列和300i/310i/320i系列。
21年工业自动化业务(包含数控系统、电机、伺服驱动等)收入133亿元人民币,截至1H21数控系统累计出货量超过470万套,规模显著领先国内企业。
西门子数控系统为西门子集团旗下自动化与驱动集团产品,目前802、810、840等类型广泛应用,西门子数控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在一种标准硬件上,配置多种软件,使它具有多种工艺类型,满足各种机床的需要,并成为系列产品。
三菱2018年推出M800/M80/E80系列数控系统,提出数控装置与机器人联动解决方案,机器人通过数控机床G代码编程进行交互。
三菱工业自动化业务(CNC系统、断路器、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等)2021年收入规模87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
海德汉专注高端应用领域,主机单元采用Intel处理器以及AGP图形显示卡,并带有基于各类数据通信标准(Ethernet/RS232/RS422/USB等)的界面,是典型的基于PC的系统。
最新推出的TNC7系统,通过图形化编程、动态碰撞监测、工件监测、加工过程监测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与易用性。
从国内市场份额来看,外资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发那科、西门子等外资厂商占据国内3/4市场,市占率领先国内企业。
数控系统由于直接影响数控机床性能、功能,又涉及国防军工产业,数控系统产业被各国政府视为战略性产业,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的高端数控技术及产品实行了封锁与限制的策略。
例如针对数控系统闭环外误差的部分先进技术从理论阶段走向了工程应用, 推出了加速度相关的刀尖点位置误差补偿功能、西门子推出了俯仰补偿功能,但这些新功能在2D002出口列表项,限制对欧盟以外国家出口。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开始尝试采用X86/ARM架构芯片,基于Windows/Linux系统开发数控系统,涌现了广州数控、华中数控、科德数控、中科数控等生产数控系统、或自配自己的数控机床企业。
1)数控系统核心技术包括运动轨迹控制、速度控制、误差补偿技术等,海外龙头企业经过长期、大批量验证迭代,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技术成熟度较高。而国产数控系统起步晚,在技术成熟度上相比海外企业仍有一定差距。
2) 市场认可度不够,海外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技术壁垒与市场优势地位,并且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基于技术、性能、认可度优势,形成了一部分企业“生态”壁垒。
面对这些差距,国家推出了一些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加速国产数控系统的技术进步追赶海外龙头。
例如针对高端中高端数控系统难以实现首台套应用问题,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通过通过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产数控系统应用示范工程,来树立国产数控系统品牌,增强用户信心,提高对国产数控系统的认知度;
同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国内立项的高端数控系统的数控系统装置、伺服电动机及驱动装置、主轴电动机/电主轴及驱动装置、力矩电动机及驱动装置、直线电动机及驱动装置等方面的“04专项”课题,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了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等企业快速成长,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得以在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批量示范应用,产业化进展很快。
从国内技术水平与国际前沿水平对比看,每个细分领域国内已有优势单位形成明显突破,未来差距有望不断缩小。
目前从科德数控、华中数控看,作为国内首批研发数控系统企业,目前高端数控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发那科、西门子等国际龙头产品对标:
1)科德数控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从中国机床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公司数控系统与西门子840D的对比检测报告来看,在功能上,公司已达到西门子840D的95.85%,搭载自研数控系统五轴联动机床打入了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领域。
2)华中数控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功能全面对标,标准型数控系统产品6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达到100%,高档型数控系统产品19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超过98%,与豪迈数控、纽威数控、宁波海天、常州瑞其盛、东莞埃弗米等机床企业合作,在高端数控系统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与数控系统配套的伺服驱动系统科德数控指标与西门子、发那科、海德汉也基本持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供应链看,华中数控目前基于国产芯片的数控系统已经落地,“卡脖子”风险降低。华中数控基于国产芯片的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软件体系结构,基于国产芯片研发自主化高档数控系统,已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及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未来被“卡脖子”风险降低。
从价格看,以科德数控为例,其自研数控系统对外售价低于西门子840D平均价格的50%,同时标准产品毛利率在50%以上,相比进口品牌国产数控系统性价比优异。
从结果看,华中数控近年数控系统出货量高增长,市占率持续提升。19至21年华中数控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6.89%/51.87%/35.32%,保持较高增速。根据我们测算的国内数控系统市场空间计算,华中数控国内市场市占率从18年1.31%提升至21年3.89%。
目前伴随工业母机ETF成立、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我们认为针对高端数控系统国产替代相关支持政策将会持续加码,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参与了科德数控定增,与华中数控也保持了持续沟通,资金层面国内数控系统龙头企业也有望得到持续支持。
国内3C产业快速增长,伴随3C加工设备的国产化,华中数控切入3C领域快速实现突破,相比海外数控系统在部分加工指标实现反超,覆盖了创世纪、宇环数控、汇专科技等行业龙头客户。
目前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扩产、新工艺应用等变化为国产机床带来切入机会,而国产数控系统在这些行业也已积累较多成熟案例,我们认为国产数控系统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渗透率。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国产数控系统有望借助智能化、新技术应用等发展机遇错位竞争,打开新的应用空间。
国内3C产业快速增长,对于设备采购需求较大,国内加工3C产品的高速钻攻机一直被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占据第一阵营,3C产品对于复杂曲面加工要求较高,对于数控系统、设备的效率、精度均有很高要求。伴随国内设备供应商崛起,国产数控系统有了推进国产替代的基础。
华中数控在3C产业率先起步,14年华中数控瞄准了国内快速爆发的3C设备市场,基于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推出了3C行业高速钻攻机数控系统HNC-808AM,经过与海外数控系统性能测试,在部分加工指标上实现了反超。
目前华中数控基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高速高精、多轴多通道技术、直线电机控制等关键技术,在手机打磨抛光、玻璃盖板加工领域与创世纪、宇环数控、汇专科技、蓝思科技、嘉泰数控等企业实现了深度合作,目前华中数控已有数万台数控系统应用在3C产业,与海外数控系统供应商同台竞技:
3.2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国产机床带来新机遇,国产数控系统渗透率也有望提升
1)航空航天领域:高端机床国产替代需求旺盛,国产大飞机产业链持续释放增量市场需求。以五轴机床为例,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场景较多,覆盖飞机结构件、起落架、叶片、机匣、压气机叶轮等部件加工。伴随国产大飞机逐步进入批量制造,五轴机床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在贸易摩擦影响下,航空航天领域急需可以实现进口替代的高端机床,增量市场空间有望向国内企业倾斜。
2)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等新工艺推进有望持续带来五轴等高端机床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制造向轻量化、一体化转型,一体化成形的异型结构件有望带来增量空间。
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以叶轮叶盘、透平机械类为代表的典型复杂曲面零件需要具备高动态、高精度、高响应的高端五轴联动加工设备,之前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目前科德数控、华中数控均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较多成熟案例,在当前航空航天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催化下,国产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科德数控基于自研数控系统,搭配自研直驱/双直驱高刚性加工中心,针对航空航天整体叶盘、涡轮转子、复杂箱体类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积累成熟经验,市场累计销售数百台,建立了广泛客户基础。同时通过改良刀具和工艺,在开粗切削深度、总加工时长等方面显著领先传统工艺,钛合金机匣加工时间可缩短至3小时30分钟。
华中数控在航空航天领域覆盖了沈飞、成飞、中国航发、中国商发等多家企业,华中8型数控实现了对于进口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替换,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数控系统》统计数据(出版时间为21年10月),沈飞、成飞等12家企业共应用了200多台套HNC8型数控系统,五轴以上100多台套;中国航发、中国商发等6家企业共应用了100多台套HNC8型数控系统,其中五轴数控系统20多台套;航天系统15家企业,应用了200多台套HNC8型数控系统,其中五轴数控系统60多台套。
2020年,华中数控参与沈飞、沈阳航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打造的航空复杂结构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是国内航空航天领域首条全部应用全国产高档数控设备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同时也是航空航天领域配套华中8型五轴数控系统最多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国产数控系统有望持续助力航空航天产业设备“自主可控”。
目前伴随汽车制造材料变化,新能源汽车“三电”涉及的电机壳、电池箱体、电池箱上盖、电池箱底壳、高压盒PEU壳体,减速箱壳体等材料以铝合金组件为主。相比传统燃油车铸铁加工,针对机床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最优方案机床厂仍处于探索状态,为国内机床厂切入赛道带来了机会。
目前华中数控在铝合金结构件加工领域,针对铝合金材料去除量大、刚性低、强度弱等特性已经具有成熟解决方案,开发了针对3C产业的铝合金复杂精密结构件加工自动化柔性线,未来有望向新能源汽车相关应用推广。
NC-Link协议实施,加速机床行业智能化。数控装备工业互联网通信协议(NC-Link)发布,为数控机床互联互通实现了统一标准,目前广州数控、华中数控、科德数控等企业已实现了NC-Link协议。
以华中数控为例,在自研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自主开发NCUC总线协议及EtherCAT总线协议加持下,可满足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多品种、多批量、多工艺融合的柔性化、智能化加工需求。
华中数控作为数控系统供应商,针对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系统硬件、生产线管控软件均有独立优化,有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机床看,目前华中数控与多家机床厂联合开发智能机床,集成集成了智能轮廓误差补偿、热误差补偿、健康保障、断刀检测等智能化功能,使机床加工效率、编程操作的易用性大幅提升。
以机床产业新技术直线电机为例,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用于替代机床原有的滚珠丝杠传动结构。
传统的机床进给驱动系统是“旋转电机+滚珠丝模”机构,中间部件多,运动惯量大,而且滚珠丝模本身具有物理局限性,因此产生的线性速度、加速度及定位精度均有限,不能满足超高速、高精密加工的需要。
直接电机产生直线运动,结构简洁,运动惯量小,系统刚度高,快速响应特性好,高速情况下能实现精密定位,产生推力大,尤其运动速度、加速度高于滚珠丝模的若干倍,工作行程可以无限长,维护少、寿命长。
华中数控HSV-180UD、HSV-150E,支持各类直线电机、高精度光栅尺、线性导轨及大理石或矿物铸造床身,可满足高速高精密模具机的需求。
目前部分厂商通过与华中数控合作,实现了原有设备的性能“飞跃”,依托与国产数控系统的高性价比与部分先进技术,实现了数控系统厂商“赋能”主机厂:
1)钻攻机:钻攻机采用新型直线电机+永磁同高速电主轴+多主轴加工,满足绕5G基站散热器、天线板、金属手机壳等大批量加工领域的特定需求,得到批量应用。
3)直驱五轴加工中心:与深圳某机床厂合作研发全直驱五轴数控加工中心YH-WZ640,已实现批量销售,从“3+2”直接升级为五轴联动,X、Y、Z三个直线运动轴采用具有自研直线电机,推力大,响应快,结合高精度光栅尺形成全闭环控制。
华中数控从1993年开发出华中1型数控系统,2018年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04专项”课题通过验收,标志着在关键技术指标、产品可靠性达到国外主流数控系统技术水平。
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制造、3C制造、机床工具、通用机械加工、木工、玻璃加工等领域得到批量应用。根据华中数控公告信息,2020年在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市占率近50%,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
HNC848数控系统在各类五轴机床得到验证,加工效果看齐海外龙头实现进口替代。
根据《国产华中数控系统在不同构型五轴机床上的应用验证》测试结果,采用公司数控系统在A/C摆头五轴机床、单摆五轴机床、复合摆头五轴机床、摇篮转台五轴机床四类典型无坐标高端机床上,分别加工测试国家标准方圆试件、NAS件及S件、均达到合格要求,公司可以满足各行业五轴高端机床数控系统需求,对标国外部分进口高端数控系统先进功能。
收入端:伴随公司智能产线年由于下游消费电子、通用机械需求疲软,公司营收增速下降。
利润端:公司20/21年对子公司江苏锦明分别计提商誉减值8174.49万元、3745.90万元,影响利润增长。今年受经济环境影响营收增速下滑,但展望明年考虑公司收入增速有望回暖,同时商誉减值影响逐步降低,公司利润有望回暖。
毛利率:1H22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下降,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
净利率:221Q-3Q由于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上升,净利率下降,后续伴随公司收入增速回升,净利率有望回暖。
经过校企改革,卓尔智造集团成为华中数控控股股东。2019年11月,公司控股股东由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阎志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卓尔智能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阎志先生。
卓尔智造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一方面为公司带来资金支持加速数控系统业务发展,一方面有望让公司机制更加灵活、运营更加市场化,带动公司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近年高增长,同时市占率持续提升:
1)卓尔智造集团认购公司股份赋能数控系统业务成长。21年5月公司定向发行股票上市,认购对象为卓尔智造集团,募集资金总额4.2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性能数控系统技术升级及扩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5000套数控装置、35000套多功能I/O模块,35000套电源及145000套伺服驱动产品能力。
2)卓尔智造集团入股后公司由国有控股变为民营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整体机制体制更加灵活,目前在重大事项方面改善了以往决策链过长的情况提高了公司决策效率,更方便利用资本市场等外部资源促进公司发展。同时公司运营更加市场化,在市场推广、费用管控等方面有望持续优化,释放利润弹性。
从技术指标看,公司多年保持高研发支出比例,目前主打产品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功能全面对标,标准型数控系统产品6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达到100%,高档型数控系统产品1900余项功能对标匹配度超过98%。
从客户看,公司目前在3C、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广泛客户基础,覆盖了宇环数控、蓝思科技、豪迈数控、纽威数控、宁波海天、常州瑞其盛、东莞埃弗米、济南二机床等企业,在国家大力扶持国产数控系统发展背景下,未来有望实现更多客户配套。
科德数控成立于2008年,为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公司,主要销售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国内稀缺同时掌握五轴联动机床、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核心技术企业。
公司自研数控系统、电机、反馈装置、直驱功能部件技术实力处于行业前列,构筑独有竞争壁垒。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参与制定24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在数控系统与关键核心部件技术持续突破,功能、控制精度和加工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GNC62数控系统性能卓越,适用于各类高性能数控铣、立、卧、龙门加工中心,基于高速的信息交互、精密的角度位置感知、精准的高频度控制调度实现高精度加工。
伴随产能扩张,公司实现数控机床产量高增长,1H22五轴数控机床产量96台,同比增长118.18%。
2023年2月3日公司发布23年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6亿元继续加码扩产,22年上半年陆续采购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自制五轴加工中心、外购加工设备用于加强功能部件机加能力,预计23年下半年机加产线将投入使用带动产能提升。
为满足扩产资金需求,22年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6亿元,为产能扩张注入资金实力,本次定增再次募资,公司扩产项目有望加速推进。
伴随公司后续产能瓶颈逐渐缓解,23年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深耕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基础上,加大民用市场推广力度,为后续产能消化做准备。
根据公司公告信息,目前公司经销渠道占比约为20%-30%,未来伴随民用市场开拓,公司经销占比有望提升。
公司22至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3/1.38/1.91亿元,对应当前PE102X/69X/50X公司一体化布局高壁垒,成长空间广阔。
宏观经济变化风险:若宏观经济变化,下游企业对于生产经营信心不足,则其资本开支力度不足,因而对行业的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大幅波动,导致中下游成本压力较大,一方面挤占了中游盈利空间,其次影响终端客户的资本开支需求。
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科德数控、华中数控成为了国内数控系统行业领先企业,确立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但若不能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持续增强实力,未来或面临国产替代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减持风险:华中数控、科德数控在近6个月内披露过股东/监事/高管减持公告,股份减持或对公司股价造成不利影响。